导语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可不只是测血糖、注射胰岛素这么简单……今天我们整理了关于糖尿病护理最常见的5个问题,以及同行们分享的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记忆法的创意小发明,赶紧看过来吧。
1、糖尿病的分类以及各自发病特点?
临床运用:护理人员应熟记糖尿病分类及特点,在面对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时可以结合其疾病特点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在护理工作中除重视观察患者的神志和日常血压值等情况外,也应该重视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健康教育。
2、什么是酮症酸中毒,其诱因是什么?
糖尿病患者因某些原因而导致体内胰岛素缺乏加重,由于葡萄糖不能被组织利用,导致脂肪、蛋白质加速分解而产生大量酮体,当酮体在体内大量积蓄时,就会产生代谢性酸中毒,称为酮症酸中毒。
诱因:可因感染、外伤、手术、妊娠分娩、饮食不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以及产生抗药性等情况引起。
临床运用:由糖尿病分类及特点可知1型糖尿病患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结合上述诱因,护理人员可以清楚、准确地指导1型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规律地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饮食等方法避免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3、低血糖的定义以及临床症状?
定义:人体内血糖低于正常值,即成年人空腹血糖值≤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
临床症状:低血糖患者一般表现为强烈的饥饿感、乏力、心慌、颤抖、多汗、面色苍白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视力障碍、定向力丧失、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临床运用:护理人员为患者测量血糖时,除了熟知患者日常血糖值情况外,也应该牢记低血糖阈值。有的患者可能刚自觉心慌,但他的血糖值已经≤3.9mmol/L了,这个时候就应该立即嘱咐患者进食少量糖块,避免低血糖情况加重。如果护理人员觉得患者只是心慌没有其他症状,未予以重视,等到再次巡视病房时,患者可能已出现更严重的低血糖的症状了。
4、胰岛素按起效时间该如何分类?
胰岛素按起效时间,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①超短效(速效)胰岛素:15分钟起效,30-60分钟达到血药浓度高峰,作用持续时间为2-4小时。可餐前即刻、餐后注射。
②短效胰岛素:30分钟起效,2-4小时达到血药浓度高峰,作用持续时间为6-8小时。可餐前半小时注射,主要用于控制餐后血糖。
③中效胰岛素:1-3小时起效,6-12小时达到血药浓度高峰,作用持续时间为18-26小时。可餐前半小时注射,主要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及两餐间血糖。
④预混胰岛素:是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一定比例制成的预混制剂,因配制比例不同,其起效时间、血药浓度高峰时间、持续作用时间均不同。使用前护理人员应向医生询问清楚,配制时应做到严格按照医嘱配制且认真执行“三查七对”。
⑤长效胰岛素:3-8小时起效,14-24小时达到血药浓度高峰,作用持续时间为28-36小时。可餐时注射,主要用途与中效胰岛素相似。临床运用: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使用的胰岛素类型后,可以准确为患者进行胰岛素使用的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自己使用的胰岛素类型,准确掌握注射时间。5、使用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①抽吸顺序:长、短效或中、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应先抽吸短效胰岛素,再抽吸长效胰岛素,切不可逆行操作,以免将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内,影响后者的速效性。
②胰岛素注射部位按照吸收由快及慢的排列顺序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可能导致局部皮下脂肪萎缩或增生,局部硬结。
③胰岛素的保存:未开封的胰岛素放于冰箱4~8℃冷藏保存,已开封的胰岛素在28℃下可使用28天,无需放入冰箱。已开封的胰岛素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过冷、过热、太阳直射,否则可因蛋白质变性凝固而失效。
同行经验分享
临床上很多护理同事或者糖尿病患者都会遇到因为记不住上一次注射部位,而导致同一部位重复注射的窘境。面对这种情况,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以下是我们为大家收集的同行们关于胰岛素注射部位轮换定位的小发明,供大家参考、学习。(以下图片点击可放大)